指對錯誤行為不加制止而任其發(fā)展。縱容二詞,可以用在父母兒女之間,教師學生之間,同樣也可以用在各種人際關系之間,包括朋友、夫妻。
在成為夫妻之前,不管對方是品格高貴,還是為人卑賤,結為夫妻之后,雙方之間的經營配合,多多少少會改變對方的為人??梢允菑钠犯窀哔F變成無恥之輩,也可以從卑賤到厚德。雖說不能全,卻也是多多少少能改變一些。
然而這“縱容”,在夫妻之間的配合中卻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慣常聽到的說法,說男生就該好好寵著女生,要對妻子百依百順,若真的在生活中全然依著妻子,若妻子的做法是對的不說 ,若是不對的呢?
這其實就是一種縱容,人若一味被慣著縱著,就算是圣人,也難免誤入歧途,何況是尋常人呢。
同理,女生若一味縱容丈夫,千依百順,不敢反駁,縱使再好的品性,也難逃快活后的荊棘。過分地縱容,不管是誰對錯,于誰都沒好處,反倒最后破壞了婚姻。
所以,不管結婚的對象是如何為人,處處小心,平衡得當的經營婚姻,才能圓圓滿滿、和和氣氣。
三、戀愛關系中互相理解和過度縱容的區(qū)別在哪
舉個例子:
1.吵架了,你選擇冷戰(zhàn),這是我能接受范圍,因為我知道你需要緩解情緒,我也會給你臺階。
2.吵架了,你選擇報復性出軌,這不是我能接受范圍內,因為你明確的觸犯了我的底線。我還是會給你臺階。
這就是理解和縱容。
我的原則是1,你做到了0.9,我會選擇包容,這是理解。
你做到了1.1,我還選擇包容,那就不是理解,是縱容。
為了避免這類事情發(fā)生,或者已經發(fā)生想要補救,就需要讓對方明確的知道,你的邊界在哪里,而不是讓他一次次試探你的邊界。
很多人的界限模糊,底線不明確,不是因為善良不忍心拒絕別人,而是害怕他們自己不被認可,不被接納,說白了,不拒絕別人是害怕別人拒絕自己,或者不自信,害怕失去某些東西,所以一味的忍讓。
邊界感清晰的人往往是自尊高,自信,安全感強的人,他們知道自己的價值不會因為說了“不”而被貶低,別人也不會因為你拒絕了一個超過你承受的要求而忌恨于你(記仇的人自然也不值得結交)。
四、如何找到自己的底線在哪
如果你產生了以下兩種感受,那就說明別人打破了你的邊界:
①不舒服和憤恨不滿。
不舒服很好理解,我們來簡單解釋下“憤恨不滿”這種情緒:這種不滿情緒一般發(fā)生在“對方壓制了你,利用了你或者讓你覺得不被欣賞和不必被尊重的時候”或者“對方不顧你的感受一個勁兒跟你灌輸他的價值觀,想法,期望等?!?br />
想要做一個有原則有邊界的人,你必須警惕出現這些情緒的時候??偠灾?,當對方的言行舉止讓你覺得很不舒服了,對方很可能侵犯了你的邊界,學會把對方推出去,不要被罪惡感綁架,你要學會為自己爭取權益。
②允許自己說“不”。
“害怕,罪惡感和自我懷疑”是我們邊界感模糊的元兇。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敢拒絕,就是因為我們害怕看到拒絕后對方的反應。很多時候,我們的不拒絕不是因為善良,而是因為怯懦。我們寧可先答應再拖延,也不愿意直接說“不”和對方產生不愉快,甚至沖突。
拒絕我們所愛的人則是我們更不愿意看到的,
比如“百善孝為先”,先扮演一個好兒子好閨女的角色;又比如妻子的無理取鬧,丈夫無條件縱容;妻子對丈夫的精神暴力一次一次的忍讓,盡管面對他們讓你覺得很壓抑,被控制,堵得慌,很不滿,很不舒服,但是還“不”字還是說不出口。
其實,這是因為一開始你沒有和他們劃定清晰的邊界,你一貫的忍讓會使他們覺得你是一個沒有底線和原則的人。忍的時間越久,邊界越模糊,想要改變越難,他人越會肆無忌憚的侵犯。而且,來自親近的人的控制常常打著愛的旗號,是最可怕的。
所以,想要改變這個情況,建立健康的邊界關系,你必須先學會尊重自己的價值,包括你的尊嚴,你的時間,你的精力。打破這一惡性循環(huán),用堅決的態(tài)度亮出你的底線。先給自己說“不”的權利和勇氣吧,再難也要說出一次,之后的路就會好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