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孰不可忍啥意思?其實直截了當?shù)馗嬖V我們:如果要達到什么都能忍受的話,只需要忍耐這一點。這個習語出自孔子的一句話:“八法舞于庭,可忍也,不可忍也!”
故事發(fā)生在魯?shù)抗珪r期,當時公室弱小不堪,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桓控制魯國政權,權勢滔天,尤其是季孫氏位高權重,季平子不僅不把國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天子。就舉其中一例吧,當時宮廷的舞樂隊配置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即季氏只能用四佾,魯昭公應用六佾,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墒羌臼蠀s故意打破老規(guī)矩,偏要設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樂隊。
孔子一聽,就怒氣沖沖地說:“八言舞于庭,嚴重違反了君臣之禮,若這件事都忍了,那以后就沒有什么可忍的了?!毖灾欣?,就是對微不足道的微不足道,若對此置之不理,日后季平子也必將謀反。
但結果是魯昭公忍住了,終于完全喪失主權,做了傀儡皇帝。忍耐中爆發(fā),就在忍耐中消亡。記不記得2004年馬加爵因為無法忍受同窗的嘲諷而殺人?男人的忍耐也有限度,過了邊界后,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可怕的事。誰是誰,誰是誰,誰不能忍受。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沒有誰能忍,“是可忍”是底線。在理論上,最無法忍受的就是忍耐,之后必然是無堅不摧的。而且每個人都有一個底線,是不能碰的。縱使名言“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方不能為人”也只是因為英雄的忍耐能力比常人強了一點而已。
自然,我們能力不強,幾乎不可能一下子做到讓別人忍無可忍,但要注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人類忍耐是有一定限度的,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交往中不可觸碰別人的底線。每次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是在別人的心里都會有累積,如果一把煙肆無忌憚地往下掉,說不定哪一天人家也不忍心。一場悲劇的根源也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這種事情絕不是發(fā)生一次,而是無數(shù)次累積之后的變質。所以對于是可忍孰不可忍啥意思?你現(xiàn)在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