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自古以來就流傳下來的七夕習俗有很多。有些是大范圍流行的,有些是小范圍流傳的。小范圍內(nèi)有洗頭、染指甲、祭拜神靈等,大范圍內(nèi)有以下3種。
第一,祭拜織女。
眾所周知,七夕有一個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天上仙女織女下凡來到人間,機緣巧合遇見了牛郎,二人相愛,卻被王母打擾,天河隔絕,無法相見。而且七月初七這一天就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傳說織女是一個心靈手巧,美麗聰明的女孩,所以凡間的女人都會在這一天祭拜織女,希望自己也能變得心靈手巧。女孩三五成群地約好了一起舉行儀式,擺好瓜果祭品,沐浴齋戒,焚香禮拜。接著,每個人都圍坐在桌前,一邊吃瓜果點心,一邊默默地向織女許愿,比如嫁個如意郎君,早生貴子等等。每個人都在嬉笑,玩到半夜,應該很有趣。
第二,吃美食。
我認為每個節(jié)日吃美食也應該是中國的傳統(tǒng)。七夕節(jié)也不例外。節(jié)日期間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食——乞巧果,也叫巧果。它是由油、面條、蜜和糖制成的,它們會制成各種美麗的形狀,如水果、花卉和植物。它們自己做,端出來吃或賣。不管怎樣,七夕習俗中,食物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供奉小玩偶。
供奉娃娃的習俗大概是為孩子準備的。七夕,人們會在家里做一些不同形象的娃娃。起初,娃娃是由土壤塑造的,制作一些牛郎織女和孩子的娃娃形象,或者牛、羊、小動物形象。不一定好看,但很有意思。后來越來越精致,不僅是金銀,還有人做出和真人一樣高的奇怪娃娃。如果把這個習俗放在現(xiàn)代,應該會很受孩子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