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緒發(fā)泄完之后,還是不得不面對事實,收拾殘局。想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過往既往不咎,但無奈還是會不由得想起男人背叛自己的場景;想要離婚,和男人一刀兩斷,可一方面卻總覺得不甘心,另一方面又害怕沒有能力為自己提供原來的生活。
夜夜輾轉(zhuǎn)反側(cè),思來想去都不知道該怎么辦。
其實,離婚,還是不離婚,這都不是關(guān)鍵所在。
《離婚》是老舍個人最滿意的作品,在書中他寫到兩個人物,外遇的馬先生和遭遇背叛的馬太太。當有外遇的馬先生回來后,馬少奶奶即使冷落他,但還是一起吃飯,然后回到一個屋子就寢,中間又吵了一架,后來又安靜了。
有多少女人和馬太太一樣,面對丈夫的背叛,無力改變。
這既是發(fā)生在近代北平的社會現(xiàn)實,也是這個時代的現(xiàn)實反映。
即便是遭遇了背叛,在面對男人的時候,女人還是把哀怨都藏在了心里,表面上風(fēng)平浪靜,實則內(nèi)心滿是煎熬,男人以為這件事在妻子心里過去了,只有妻子自己知道那是從此以后落下的病根,就像風(fēng)濕病一般,一遇上乍暖乍寒、狂風(fēng)暴雨時,就會發(fā)作。
男人婚外情對妻子來說,會形成多么殘酷的陰影?
身邊有個極端的例子,在目睹丈夫出軌初戀情人后,這個女人上前掌摑了第三者,并強行將丈夫帶回家,痛心疾首又不忍失去丈夫,女人苦苦哀求丈夫不要離開自己,可丈夫的心已經(jīng)不在她這里了,男人迫切地要求要和她離婚,并表示孩子歸妻子,眼下住著的這棟小房子也歸妻子,自己愿意凈身出戶。
女人看丈夫心意已絕,心死如灰,干脆成全了他們。
離婚后,女人帶著女兒生活在原本的小房子里,靠著賣酒維持生活。
離婚后的生活,看似平靜,可遭遇背叛的傷疤卻在她的心里隱隱作痛。對一個女人來說,靠著愛情來生活,終歸不是一件好事。
因為承受不了被背叛的傷痛,她開始靠著酒來麻痹自己,終日瘋言亂語,鄰里對她七嘴八舌、議論紛紛。原本家庭就不富裕,唯一的女兒小小年紀就開始勤工儉學(xué),不僅在家里常常被母親呵斥,在學(xué)校也常常遭遇同學(xué)說三道四。
在遭遇丈夫背叛后,自己的人生也開始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沒有比這更令人惋惜心痛的結(jié)果了。
男人犯的錯,妻子也許有一部分的責(zé)任,但是在遭遇背叛后一蹶不振這無異于親手毀掉自己。
對于受害的一方來說,在遭遇丈夫背叛后,治愈自己,走出陰影,比什么都重要。
《離婚》里的男主人公老李,視馬少奶奶為自己心中詩意的女神,他覺得她樸素,安靜,獨立,然而,在看到馬先生出軌后回到家中,馬太太又重新接納了他之后,老李對馬太太失望極了,他覺得她太懦弱無能了。
我不像李先生,認為你不離婚就是懦弱,就是妥協(xié),我也不像文中那個把“以婚治國”作為理想的張大哥,一輩子的使命就是作媒人和反對離婚。結(jié)婚和離婚不應(yīng)該成為一種強制性的要求,它應(yīng)該是一種自由的選擇。
當下,離婚、婚外情日漸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大部分人對待離婚、出軌也已經(jīng)不再像從前那樣諱莫如深。但這不代表道德的淪喪,不代表對婚外情的放縱,而應(yīng)該是一種對女性的解綁和婚姻觀念的開放。
在面對出軌問題,不再只有要么忍要么離這樣的選項,而應(yīng)該加入更多理性的思考,對婚姻的思考,對個人的思考。
錢鐘書在《圍城》里說,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nèi)的人想出去。而老舍的《離婚》卻是對在婚姻里想出城人的一記悶棍,讓你向往的“詩意”去見鬼。
沒有永遠開著的花,詩中的花是幻想。
婚姻里未必充滿了哀怨、爭吵,婚姻外也不一定就是繁花似錦、自由自在。導(dǎo)致生活不幸的從來不是婚姻,而是婚姻里的人。
很多妻子把矛頭指向第三者,殊不知導(dǎo)致婚姻問題的并不是第三者,第三者只是婚姻出現(xiàn)問題的結(jié)果,真正的問題依舊在于夫妻之間。
婚姻就是一張白紙,一張沒有生命力的東西,而有能量為這張白紙增光添彩的是婚姻里的兩個人。
對待丈夫的背叛,到底該怎么做?這沒有標準的答案,如果你選擇挽回,選擇不離婚,我們會為你制定挽回方案,授予你經(jīng)營婚姻的智慧,提醒你該避免哪些事情。
像許許多多同樣遭遇背叛的女人那樣,一輩子留在遭遇背叛的陰影里,消耗自己,這是不應(yīng)該做;唯唯諾諾,敢怒不敢言,憤懣不滿全往自己肚子里塞,卻對暴露出來的婚姻問題充耳不聞,這是不應(yīng)該做的;盲目聽從他人——“不離就是懦弱,離了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解放”這也是不應(yīng)該做的。
你是自由的,選擇在你自己的心里。跟著你的心走,也要隨時做好應(yīng)對變化的準備,有為自己的選擇負責(zé)的能力。
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能對自己做的選擇負責(zé)就是一種成長,不至于因不幸的婚姻而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