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許多單親家庭的孩子,總會出現(xiàn)不同的問題,其中,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心理問題,所以,離異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存在哪些問題?
一,會自我封閉
家破人亡,仿佛是“天降橫禍”,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沒有必要的心理準備,因此他們遭受的打擊比父母更大,而孩子也比大人更敏感、更脆弱,他們尚無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一時也難以面對家破人亡的嚴酷現(xiàn)實,因此會感到無所適從,郁郁寡歡。小孩還懂得比較,他們會拿自己的現(xiàn)在和過去比,覺得自己的處境已經大不如前,拿自己和一個健全家庭的小孩比,自感不在別人家的小孩身上,從而滋生出自卑心理,做事變得膽怯,缺乏自信,缺乏進取和積極精神,而且還因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家的小孩而感到自卑。由于被父母疏遠,這些孩子情緒低落,不愿意與他人接觸,對周圍的人常表現(xiàn)出一種警惕、厭煩的心理。她們總是懷疑別人會在背后議論自己家庭的缺失和父母的離異,以為別人看不起自己,不愿意向別人敞開心扉,于是就自我封閉,不愿出去活動,不愿與人交往,表現(xiàn)出孤獨、內向的性格特征。
二,感覺總是低人一等
因為一直生活在一個完整的家庭中,面對突然破裂的家庭,孩子們不能接受眼前的現(xiàn)實,不能適應沒有父親和母親的環(huán)境。兒童心理未成熟,他不能體會父母的生活,不能理解他們的痛苦,幼小的心靈脆弱、敏感,不能自我調節(jié),一旦受到沖擊,就會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尤其看到同伴們和父母親熱,開心,快樂的玩耍,嬉戲,孩子們最容易想起自己過去的生活。如今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傷、失落使他們產生了憂郁、自卑的心理,孩子們找不到自己的快樂,看不見自己的快樂,于是拒絕快樂,沉浸在煩惱、悲傷之中。與此同時,此時兒童最為敏感,面對同伴和社會的關懷,他們會過分地關心,甚至產生誤解,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脫離人群,進入自我封閉和孤獨的空間,從而造成性格交流的巨大障礙,長期下去,他們就會產生心理疾病。
三,更會自我譴責
自我責罵表現(xiàn)在對個人能力和素質的評價偏低,從而自我責罵、自我鄙視、自我鄙視,把一切不如意都歸咎于自己的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抱有恐懼的傾向。單身父母的孩子有更強的自卑感,他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感到很沮喪。他們對自己的評價較低,因而將工作和學習上的失敗歸咎于自己的不稱職,產生不安、內疚、失望等負面情緒體驗,從而導致整個心理失調。長久以來,他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對那些稍作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務,也常常因為自嘲無能而輕易放棄。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在被批評之后,總覺得是自己不好,在別人嘲笑自己的時候,總覺得是自己做錯事。
四,對于很多事情很憂慮
被試焦慮是在與其他人接觸時,考察他們對困難和失敗的預感程度。單身父母離異后,孩子們看到了父母之間的爭吵,學會了如何討價還價,學會了如何互相敵視,因此他們對人際交往缺乏信心,他們的監(jiān)護人因家庭不睦而產生了情緒障礙,很容易將這種情緒帶入與孩子們的交往中,孩子們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需要花很多時間來處理家庭破裂后的家庭關系,對人際交往感到焦慮,缺乏安全感。因此,他們在眾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結交伙伴時總是怕別人說自己的壞話,被人說了總是不高興,在與人的關系中有退縮、焦慮的特征。
五,自身也會非常沮喪。
離異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存在哪些問題??由于家長的分裂,必然帶來家庭的硝煙或冷戰(zhàn),孩子們長期生活在壓抑的空間,時時擔心著父母的關系,甚至有的家庭的孩子成了家長撒氣、泄憤的出氣筒,孩子們整天處于恐懼和憂慮之中,缺乏安全感,時時擔心、害怕家庭戰(zhàn)爭的爆發(fā),會使自己身敗名裂。如此長時間的生活磨難很容易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和敵意,對同伴總是疏遠,自衛(wèi)意識強,敵意強烈,單親家庭的孩子經常感到壓抑、郁悶、煩躁,心理困擾無處可解。因為長期壓抑,一旦爆發(fā)出來,能量也就越大,極易產生極端行為。這一趨勢在女孩中表現(xiàn)為想哭或離家出走,在一些男孩中表現(xiàn)為攻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