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面臨婚姻困境時,很多人會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是該改善,保持這種關系,還是重新開始一種新的關系?但是許多人不知道,一段感情的結(jié)果,其實都是自己,相互影響。
有時候,如果自己不做些改變,就算換了很多人,也改變不了結(jié)局的走向。一場美好的婚姻,必須經(jīng)歷這三次“放棄”,才能穩(wěn)定、長久地走下去。
不想有一個完美的婚姻。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自己婚姻中的另一半都有期望:期待丈夫的關心,期望妻子的理解支持,期望夫妻二人能攜手到老…但現(xiàn)實往往不能如愿。往往這樣的時候,人們都會陷入失望,在悔恨的心情中,覺得這段關系是錯的。但是在換了一個人后,結(jié)果仍然是一樣的:失望。事實上,許多時候并非伴侶不盡如人意,而是自己期望值過高,當伴侶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又不能接受另一半的不完美時,這種關系就會走向終結(jié)。
有些人會說自己的另一半不能達到預期,那么我們是否應該互相改變呢?對此,ChrisDouft在書中分享了他自己的一個小故事。年少時,他希望對方能溫柔和藹,成熟大方,美麗動人。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尋找,他還是沒有找到這么一位完美的女人。因此,他決定找個合適的人,把她改過來。他讓女孩讀很多書,希望她能更好地學習;他讓女孩去健身,希望女孩擁有完美的體形;他也努力改變女孩的性格,希望她永遠溫柔、善解人意…
停止追求,做真實的自己。
很多人在婚姻關系中總是習慣于討好別人,害怕自己不夠好,害怕對方不喜歡自己,總把對方的感覺放在第一位,即使這樣會讓自己很難受。這樣的“討好型的個性”,就是“犧牲自己,成就他人”。
時時刻刻壓抑自己的真實感情,也不拒絕別人對自己的要求,通過迎合別人來保護自己。她們在自己身上裝上一層偽裝,扮演一個對方喜歡的角色,但是真實的自我卻被隱藏起來。但是,正是這種討好的行為,卻成為兩國關系破裂的導火索。結(jié)婚是一種舍得修煉。
退去熱戀的熱情和光環(huán),我們不免會在人生中找到一些不那么好的折痕。但是是否能接受這個不完美取決于我們對待婚姻、對待伴侶、對待自己的方式和態(tài)度。美好的婚姻,要在平淡和紛擾中,尋找彼此相處的方法,發(fā)現(xiàn)真實的自我,平衡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
世界上最令人安心的,不過是四季三餐有人相伴,滿懷白頭到老。希望我們的婚姻可以有所放棄,也有所收獲。不停地追求,就是一種能力;能夠認清人生的真諦之后,拋棄某些東西和執(zhí)著,就是一種智慧。
結(jié)婚時尤其如此。世上沒有完美的婚姻,想要無限地向理想的婚姻靠攏,只有兩條路:一是努力經(jīng)營,二是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