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舅老爺出生于1946年,家里有十個人。那時候,誰家人口多,工資多,溫飽自然不成問題。然而,人口少或兒子少的家庭經常吃最后一頓飯而不吃下一頓飯。愚孝的男人不會尊重善待老婆,結局是什么。

窩里橫的舅老爺
許多老人都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這樣的家庭,舅姥姥的父親托人介紹,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舅老爺??刹皇侨丝诒姸嗟募彝ィ⒆觽兌己芮趧?,總有一兩個好吃懶做,脾氣暴躁,舅老爺就是其中之一。
舅姥姥過門后,她不得不帶著飯鍋去地里干活。雖然她不喜歡舅老爺,但她沒有抱怨。即使舅老爺天天喝酒偷懶,她也只能相信嫁雞嫁狗隨狗。即使這樣做,也無法得到公婆的公平對待和丈夫的愛。
舅老爺懶,賺不到什么錢,也不想讓孩子學習。大姐小學畢業(yè)后被趕出去工作。第二個孩子勉強上了三年級,也出去工作了。兩個姐姐告訴妹妹,我們賺錢供你學習,所以不要輟學。不管舅舅怎么對待第三個孩子,她都把姐姐的話記在心里,最后考了出來。
也許年紀大了,舅老爺變了,不再打罵舅姥姥,也許看到女兒們都挺有出息的,也想起了自己的晚年。不幸的是,他一生都把母親的話當成圣旨,傷害了妻子和女兒。妻子活著的時候,孩子每個月都會給生活費,經?;貋砜纯?。但是妻子走后,沒有人回來,錢也看不到一分錢。
他憤怒地把女兒們告上法庭,每人每月給他300元,其他的都不在乎。愚孝的男人不會尊重善待老婆,現(xiàn)在他75歲了,拖著骨瘦如柴的身體去地里干活,因為孩子給的錢不夠打針吃藥。舅老爺后悔當初的所作所為,可已無法回到過去,晚景十分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