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學作品,或者是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心痛。很多時候,我們以為這是一種情緒的表達,其實,心痛其實和情緒有關:當悲傷達到極致時,真的會有心疼的感覺。
悲傷之時,心真的是會“痛”的!從醫(yī)學上講,這被稱為“心碎綜合癥”,從名字中可以看出它的癥狀就是痛得像心碎一樣。多數(shù)情況下,人們都能清楚地有心疼的感覺。
心碎癥候群,研究發(fā)現(xiàn),與情緒有關,當人們遇到重大變故時,體內的荷爾蒙會發(fā)生巨大變化。正如我們生氣的時候,身體會啟動“自我保護”的機制,出現(xiàn)血栓、紅腫、發(fā)炎等癥狀,以方便隨時“應戰(zhàn)”。同理,悲傷時,身體內部也會發(fā)生同樣的變化。所謂的心臟,有兩種神經支配,一種是迷走神經控制心臟活動,另一種是心交感神經控制興奮心臟。結果表明,當人處于悲傷狀態(tài)時,心交感神經會變得更加興奮,它的活化,會釋放出更多的“兒茶酚胺”神經傳遞素,這是一種心臟毒性物質。結果導致心臟消耗更多的能量,進而出現(xiàn)供血不足,引發(fā)短暫的缺血癥狀,表現(xiàn)為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疼的感覺等。
有意者可以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給自己測血壓,測一下自己的血壓,看看有沒有變化。
然而,大家都不用擔心,因為悲傷引起的心臟疼痛,通常不會造成嚴重后果。但是如果對于身體本就虛弱或者伴有各種心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就要注意了,不要太過悲傷。對許多老人來說,如果另一半去世了,家屬對其身體狀況要格外注意。由于,心疼的感覺狀若不能及時緩解,血管就會持續(xù)痙攣,嚴重時可導致心臟驟停而猝死。因此,老年人因悲傷而“心疼”的情況,必須盡快去醫(yī)院就診。
喜怒哀樂是正常的情感表達,但是有時候過度的喜悲也會傷害到身體健康,不要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