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論的相關研究給關系的治療帶來了很大的發(fā)展。它告訴我們:需求從哪里來?我們如何做好?我們的需求又是如何演化的?我們?yōu)槭裁磿陉P系中覺得不滿意?
什么樣的感情最容易破裂,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依附理論是怎么影響我們的關系吧。
一、我們的需求從哪里來?
大家可以回憶我們小時候看的動物世界。
比如里面的小熊,從出生到長大,它們父母會做什么?為他們提供食物,喂他們,保護他們的安全,教他們生存技能。還有讓它們的兄弟姐妹練習打架和防衛(wèi)逃跑的技能。
依戀也是如此,它是與生俱來的需求,是動物求生存的本能,我們不能選擇要不要。
二、依附需求是如何轉變的?
但當我長大后,我不需要媽媽或女朋友為我做飯,幫我提供食物,那么需求就會消失嗎?
其實沒有,只不過用了另外一種方式表現(xiàn)出需求。
這樣可以讓我們在伴侶的身邊都得到照顧。在關系中,比如成年夫婦,他們怎么能互相照顧呢?
比如講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樣的生活上的照顧:
今天在外面吃飯,吃了一道特別好吃的菜,你打包一份帶回家,這叫不照顧?
這種照顧意味著當你快樂的時候,你會想起對方,和對方分享。
換句話說,每次天氣變冷,都會發(fā)現(xiàn)手套帽子自動出現(xiàn)在車的抽屜里,這也是一種護理。
或者是每個月車子按時被清洗干凈,這個是不是照顧?
那么保護呢?
我和你媽吵架的時候,你沒有站在我這邊。當你和別人打架時,有一個人在你旁邊,并肩作戰(zhàn),給你力量,這不是什么保護?
所以這是我們在關系中所需要的,不是因為我們長大了就不需要了,只是變得不那么頻繁了。
而且也不會變得特別直接,如果現(xiàn)在四五十歲,有一天和朋友吵架,我們就不能說:我要你現(xiàn)在打電話罵她。
三、依附需求沒有被滿足會怎么樣?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兩個人,會因為一些事情而導致情緒破裂。從依附需求的角度來看,其實并不能滿足對方的依附需求。
曾經(jīng)做過的一次咨詢當中,一對夫妻帶著孩子出去吃晚飯,然后吃完飯就在等公交車。
妻子轉過身,背對著馬路,看著窗戶里的商品,然后看著,聽到了公共汽車的聲音,發(fā)現(xiàn)公共汽車來了,但丈夫和孩子已經(jīng)上車了。她就感覺很受傷,她覺得先生只在乎孩子,不在乎她。
于是,她做了一段時間的咨詢。最后,關系有了一點改善,大家都吃了一頓飯,然后丈夫跑了。她就回家大吵一架,要跟他離婚。
他解釋說:公共汽車來了,兩個孩子跳了起來,然后丈夫回頭叫他的妻子,但她沒聽見。他就覺得,孩子已經(jīng)上車了,要保護孩子。孩子自己會上車。
但這不是妻子的感覺,妻子認為這些都是借口,你不在乎我,我有沒有上車你都不知道。
妻子被重視的心理需求就沒有得到滿足,關系的裂縫就產(chǎn)生了。
四、需求會有哪些?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無法滿足自己所有的需求。
誠然,一個人可以有很強的經(jīng)濟能力,但我們也有深層次的心理需求,包括被支持、被欣賞、被理解、被尊重、被關注等。
五、我們并不是沒有需求,只是沒有啟動。
通常,我們不需要別人的安慰,也不需要時刻的保護。
我們不需要24小時,通常在三個情境附著系統(tǒng)中啟動,此時,我們會感到特別害怕和不確定。
什么樣的感情最容易破裂,就像現(xiàn)在你坐在辦公室里會希望你的配偶在三分鐘內給你發(fā)短信一樣,我想你,愛你。這在某些時候又會覺得很假又很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