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相親時反感的,因為他們覺得相親時舊社會的陋習(xí),并且他們認(rèn)為在相親中并不能遇到自己喜歡的人;那么相親約會到底能不能遇到真愛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相親只是認(rèn)識真愛的方式之一。假如這是正確的時機,何必拘泥于熟人之道?在遇到小酒窩之前,我談過兩次戀愛,都沒多久,都是校園戀愛。有一次別人更喜歡我,有一次我更喜歡別人。下班后單身一段時間,開始相親。
我還記得第一次見到他。我覺得他很陽光,很踏實,很干凈。他笑起來有一個小酒窩。哦,我是酒窩控制器??偠灾?,第一印象非常完美。親朋好友單獨談了會天,完全不記得談了什么,感覺整個過程中我的臉都很燙,一直笑著,沒有任何尷尬和冷場。
互留聯(lián)系方式后就回家了。考慮到之前兩次相親失敗的經(jīng)歷,我這次還是不能堅持。然而,當(dāng)他晚上和朋友一起壓路時,他給我發(fā)了一條信息,讓我第二天一起去上班。他說正好順路。在我回信之前,母親打來媒人問我是否愿意和他聯(lián)系一次,我說可以啊。最后呢,小酒窩變成我老公啦。
之所以覺得他是真愛,開始是我喜歡的樣子他都有,相處一段時間后是他有的樣子我都喜歡。至于他,他仍然可以準(zhǔn)確地說出我第一次見面時的穿著、喜歡和討厭的東西。他顯然是一個內(nèi)向的直男,從未戀愛過,但他像老師一樣體貼和勇敢。因為遇到他而讓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而愿意期待更多的明天,而不再懼怕一輩子只對著一個人的單一。
那么“相親”的定義并不局限于傳統(tǒng)意義的中間人介紹,同時也包括自發(fā)地按圖索驥。如,你覺得你“應(yīng)該”找一個什么樣的異性,然后生活中隨機出現(xiàn)了一個或幾個這樣的異性。盡管你一開始并不感興趣,但是你認(rèn)為你應(yīng)該和這個或者幾個應(yīng)該找的異性一起去嘗試。其中雖然沒有家長或中介介紹,但實際上也是一種不動聲色的相親行為。
假如界定為“相處了一段時間的熱情”,或者“相處了很久以后”,那么答案是肯定的:相親一定會有真愛。我們父母那一代人,很多就是如此。許多人都是這樣,尤其是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