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雙方都需要對關系抱有合理的期待。大家都舒服的戀愛,怎么談戀愛大家都舒服?
親密關系中的許多憤怒和不滿不在于關系本身的質量,而在于我們對關系的不合理期望。
無論這個人是誰,生活中似乎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給伴侶。
不合理的期待會犧牲被期待方在關系中的幸福感。
這會令ta在關系中如履薄冰,承受持續(xù)的情緒壓力。因為ta不敢相信自己被你接受了,所以很難體會到足夠穩(wěn)定的愛和幸福。同時,不合理的期望也會影響到有期望的一方。
然而,健康的親密關系需要平等地對待對方,但不合理的期望誘使你退出,把自己放在一個更高的位置,完全把改進的任務扔給對方。
放不下不合理預期的原因之一是,我們普遍誤將“完美關系”當成現實。
很多人都會參照影視作品和社交媒體上“完美愛情”的樣子來建立“好關系”、“好伴侶”的標準。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許多人在關系中的依戀狀態(tài)是僵化的。
這種狀態(tài)來自于個體心理的僵化,這意味著我們過于依賴自己的知識或過去的經驗來理解事物,所以我們離自己的真實經驗越來越遠。
心理僵化會讓我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認為我們的伴侶和關系是我們認為應該的樣子,拒絕接受ta的原貌。
例如,假設你心中有一個期望:如果你的伴侶愛你,他們會安排你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把你放在首位。而在真實的相處當中,你發(fā)現伴侶做不到。
你很失望,但拒絕思考你的期望是否符合你伴侶的個性特征,不觀察ta是否有其他愛你的表現,而是不斷給你的伴侶施加壓力,或者只是選擇離開ta。
因為你總是認為愛你的伴侶應該這樣做,不能達到這些標準,無論對方在其他方面做多少,對你都沒有意義。這種僵化狀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沒有意識到現實世界的復雜性——世界不是以我們?yōu)橹行牡?,我們的一些要求是無法滿足的。
但親密關系的真相是,沒有人有義務滿足我們全部的期待。只有接受這個現實,不再執(zhí)著于那些期待,我們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感受眼前,不會錯過現有的美好。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降低預期,順從人性
愛你勝過愛自己的人只存在言情小說和肥皂劇中。選擇繼續(xù)在一起,也是因為享受的愛和你愿意付出的愛。
但有一天,平衡雙方的愛情不再平衡,你投入太多的精力在對方身上,以致對方可以毫不費力地得到一塊真正的香餅,那他對你越來越不在乎,越來越無所謂有跡可循。
因為你的愛,他得到的太簡單了,自然會選擇一直簡單。畢竟占便宜是在我們骨子里的本能。
不要有偶像包袱
做最真實的自己。想要舒服,這才是真香秘訣吧
有的沒的麻煩他一下
他會知道自己被需要,愛情都是麻煩出來的
試著在一個無比平常的日子里給對方一個小驚喜
做一頓有儀式感的晚餐,正式說我愛你,學習一些當地的情話,偷偷買給TA最喜歡的籃球或包,愛的花式展示不應該局限于一個特殊的節(jié)日,而應該反映在無數的日常生活中。
不公式般的報備日程,但看到什么有趣的事情都想向他分享
絕不要求另一半將100%的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
生活中有彼此,彼此又有自己的目標,這樣的感覺最好。
勢均力敵的愛情才可以長久
不要找一個全方位碾壓你的另一半,在愛情中找不到成就感很容易讓人沮喪。
也許他的經濟實力更好,但你的教育水平可能更高,也許他的知識更多,但你的生活能力可能更強。總的“力”維持平衡,感情才可以平穩(wěn)
告訴他你要做什么,而不是你不要做什么
告訴對方你要做什么比告訴他不要做什么效果會更好。
男孩子會有些直,你把你的訴求直接告訴他,他95%都會滿足你。
感情從來不是一錘子定音的買賣,而是需要長久維護和經營的
潛意識里認為對方不會走,就肆無忌憚作妖,那么不管你們愛得多深結果也不會好。
正如產品經理已經做好了產品,但操作卻不知如何維護,這款產品的上限又高了不少。
經常性的夸贊對方
細心觀察,看到變化就夸贊。
事實上,大多數親密關系的開始伴隨著不合理的期望,這是人之常情。只是風險在于,我們會忽略對方也是一個真實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缺點和不足,不是為我們而存在的工具人。
在將不合理的期望調整為合理的期望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沒有人是完美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創(chuàng)造一種更好、和平、未來的關系。也許親密關系的真相之一就是在磨合中逐漸學會期待那些可以期待的事情,當我們學會這一點的時候,意想不到的喜悅就會意外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