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粽子一年一度的香味季節(jié)。端午節(jié)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jié)日。人們必須在這一天賽龍舟和吃粽子。你知道端午節(jié)的意義嗎?小編精心收集了端午節(jié)有什么含義,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誰?
端陽節(jié)有什么含義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jié)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一樣,叫端五也叫初五;端五的五字與午相連,按地支順序計算,五月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端陽節(jié)是為了紀念誰
紀念屈原
據說屈原于5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被蛟龍困住,世人哀之,每天在水中投五色絲粽子驅趕蛟龍。再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居民聞訊立即劃船救出,千直行到洞庭湖,最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又冒雨出動,爭相劃入茫茫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在河上劃船,然后逐漸發(fā)展成龍舟比賽。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似乎與紀念屈原有關。
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水江中,幾天沒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日夜沿河哭泣。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傳為神話,然后傳到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弟子邯鄲淳作詞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后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為了紀念曹娥的孝順,后人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廟,她居住的村鎮(zhèn)改名為曹娥鎮(zhèn),曹娥殉父的地方改名為曹娥江。
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
秋瑾字瑞卿競雄,號鑒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小時候擅長詩、詞、歌、賦,喜歡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很大。他在預謀起義時被清兵逮捕,至死不屈。他于33年6月5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后人為了欽佩她的詩歌,哀悼她的忠誠和勇敢的事跡,所以他們與詩人節(jié)合并來紀念她,詩人節(jié)被認為是端午節(jié),因為他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楚國人,父親和兄弟都被楚王殺害,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幫助吳伐楚,伐楚成功后,再次踏入楚都營城。當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子胥掘墓鞭尸三百天,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死后,兒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允許。但是伍子胥建議,要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而吳國宰相因受越國賄賂,所以,誹謗陷害子胥,夫差信以為真,賜伍子胥死罪。伍子胥是一代忠代忠良,直到生死和肚外。臨死前,他對鄰居說:我死后,把眼睛挖出來掛在吳京日東門上,去看越南軍隊功城滅吳。便自殺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于5月5日將子胥的尸體,于5月5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也是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節(jié)的風俗習慣
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2000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闊,民族眾多,故事傳說眾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jié)名,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習俗。內容主要包括:“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午,貼午葉符,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包,賽龍舟,放風箏,比賽,擊球,蕩秋千,給孩子洗苦草麥藥澡,涂雄黃,喝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