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貓效應是指對弱于自己或等級低于自己的對象發(fā)泄不滿的連鎖反應。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人們的不滿和不良情緒通常會沿著由等級和力量組成的社會關系鏈依次傳遞。從金字塔尖到底層,無處發(fā)泄的最弱元素成為最終受害者。事實上,這是一種心理疾病的感染。
擴展資料:
心理學家介紹,關于踢貓效應有這樣一個故事:某公司董事長為了重組公司事務,答應自己早到晚回來。有一次,他在家看報太著迷,忘記了時間。為了不遲到,他在路上超速行駛,被警察罰單,最后錯過了時間。
董事長非常生氣。當他回到辦公室時,為了轉(zhuǎn)移別人的注意力,他把銷售經(jīng)理叫到辦公室銷售經(jīng)理挨訓之后,氣急敗壞地走出董事長辦公室,將秘書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并對他挑剔一頓。秘書自然是一肚子氣,就故意找接線員的茬兒。接線員垂頭喪氣地回到家,對著自己的兒子大發(fā)雷霆。兒子莫名其妙地被父親罵了一頓,也很生氣,就把家里的貓狠狠踢了一腳。
在聽了專家的解釋后,我終于明白很多時候自己的不良情緒都是由于“踢貓效應”造成的。半年前,自從我的職位競爭失敗后,我總是抱怨別人。我不自覺地把很多不愉快帶到工作中,把憤怒和不滿轉(zhuǎn)移到下屬身上。最后,他們變成了可憐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