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今,中國社會正逐漸進入商業(yè)社會。在這樣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怎么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
平常生活中,父母常常會聽到“我看見你就把垃圾扔到馬路上,為什么我不會”“我看見你穿過馬路,就算紅燈也會經過,為什么我要闖紅燈呢?”此時,成年人無意中向孩子們展示了一些不好的東西,這對孩子們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產生了重大影響。因為,我們教育孩子的方針出現(xiàn)了問題。
1、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例如:當你想讓你的孩子每天讀半小時的書時,首先,你也應該形成一本每天讀半小時的書。即使你不喜歡讀書,你也應該堅持下去,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2、不要只注重孩子的成績。中國父母通常關注孩子的分數(shù)和排名。為了讓孩子專注于學習,他們把孩子能做的一切都放在自己身上,從而扼殺孩子的實踐能力,阻礙孩子探索自然的權利。
3、不要過度溺愛孩子?,F(xiàn)在大部分家庭都是孩子,中國式的隔輩真的名副其實。爺爺奶奶總是無條件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即使這個要求太多),所以過度的愛會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
4、適時的鼓勵和贊揚孩子。當孩子猶豫要做一件不確定的事情時,母親不妨真誠地對他說:“我相信你能做到。及時鼓勵會增加孩子的信心。
5、讓孩子從成功中獲得自信。培養(yǎng)孩子自信的方法是讓孩子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因為過多的失敗經歷往往會讓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這時,家長需要肯定孩子的努力,鼓勵孩子繼續(x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