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經(jīng)常用來批評男性不忠的生物學依據(jù)之一是男性有柯立芝效應。事實上,在哺乳動物中,雄性動物的不忠現(xiàn)象一度是男性無法反駁的事實。然而,科學家們通過實驗證明,這種不忠不僅存在于雄性中,而且存在于雌性中。
什么是柯立芝效應?眾所周知,雄性哺乳動物在交配后會有一段時間的疲勞期(當然男性也是如此,這個疲勞期叫做性不應該期)。在此期間,雄性哺乳動物會短暫失去交配興趣。有人稱這個戲為后圣如佛。
然而,這種性不應期只適用于同一交配對象。科學家發(fā)現(xiàn),如果雄性哺乳動物交換交配對象,其性不應期時間將大大縮短,新的交配愿望將很快再次產(chǎn)生。雄性哺乳動物的喜新厭舊行為似乎刻畫在基因上。
至于柯立芝效應名稱的起源,它與美國總統(tǒng)卡爾文·柯立芝有關。有一次,柯立芝總統(tǒng)和他的妻子去了一家家禽養(yǎng)殖場。柯立芝夫人問農民為什么農場的公雞比母雞少得多。農民們自豪地解釋說,他的公雞每天履行幾十次職責??铝⒅シ蛉肆⒓创舐暬貞阂苍S你可以告訴柯立芝先生。
總統(tǒng)聽到后問農民:每只公雞每次都和同一只母雞交配嗎?農民說每只公雞都有很多母雞。總統(tǒng)大聲說:也許你可以告訴柯立芝夫人。
當然,這件事可以作為我們飯后的笑話,但柯立芝效應確實存在于哺乳動物身上。多年來,對雄性哺乳動物的研究支持這一理論,使它成為女性認為男性不忠的基礎和男性為自己不忠行為辯護的基礎。
當然,科學家不會輕易認為柯立芝效應只發(fā)生在雄性動物身上,但從未在雌性動物身上得到驗證。原因是大多數(shù)雄性哺乳動物比雌性更容易出現(xiàn)性疲勞,因此試圖證明雌性動物在實驗中具有柯立芝效應,這往往被雄性動物的疲勞所混淆。
分析一下,如果雌性對性的接受度增加,這可能是因為雌性有柯立芝效應,也可能是因為新的雄性有更多的活力。如何嚴格證明因果關系已經(jīng)成為一個實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