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不僅是一個社會群體,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如何創(chuàng)造更多的互動場景,讓獨居青年更多地參與社會的運作,無疑是一個亟待思考的問題。
臨近畢業(yè)季,空巢青年這個詞突然再次流行起來??粘睬嗄晔侵冈诒本⑸虾?、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努力工作的年輕人。他們的父母不在身邊,有固定的住所和收入。他們的朋友不多。他們獨自生活,單身。據(jù)統(tǒng)計,目前中國有5800多萬人過著一人生活,其中2000萬獨居青年(20-39歲),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和成都是單身人口最多的五個城市。
空巢青年這個詞早就存在了,尤其是近年來,在春秋兩季的敏感節(jié)點,它總是被人們感嘆。事實上,那些獨居的年輕人不僅不排斥被貼上標簽,而且愿意主動將自己納入這個群體。與上一代表達情感的克制和內(nèi)向相比,新一代年輕人在這方面無疑更直接、更誠實。就這樣,各種關于大城市孤獨者的經(jīng)歷性故事在網(wǎng)絡平臺上被廣泛分享和傳播,并引起了輪流的情感共鳴。
從某種意義上說,空巢青年似乎更應該被理解為青年群體自我總結和自我激勵的概念。在這方面,有些人說,年輕人的空巢狀態(tài)很正常,沒有必要感到驚訝。這樣的判斷當然是不合理的,但如果只是把空巢青年歸因于年輕人的自我抱怨,它也可能顯得有點傲慢和自負。必須承認,空巢青年現(xiàn)象確實是一個社會問題,但其性質(zhì)和程度仍存在問題。
造成空巢青年現(xiàn)象的原因無疑是非常復雜的。例如,現(xiàn)代工作場所的工作設置和工作性質(zhì)決定了傳統(tǒng)意義上宿舍群居的集體生活不再適用。就業(yè)者分為原子個體,分散在廣闊的社會空間中,然后自發(fā)聚集;另一個例子是性別比的不平衡和性別社會角色的變化,從根本上加劇了大城市的單身問題。一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是,單身潮和空巢青年現(xiàn)象相互加強,形成了一定的循環(huán)。
空巢青年現(xiàn)象的核心要素大致有兩個,即單身問題和獨居問題。關于前者,有一系列成熟的研究;對于后者,似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你知道,年輕人獨居往往不僅意味著獨居,還意味著社會關系的破裂和情感紐帶的萎縮。事實上,許多獨居青年沒有朋友,很少與人打交道。他們很少與世界交集,而是在自己的小空間里一步步退縮。
一個人搬家,一個人看醫(yī)生,一個人忍受痛苦,一個人面對猶豫。空巢青年不僅是一個社會群體,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這群人承擔著空巢的后果,但總是避免空巢的原因。如何創(chuàng)造更多的互動場景,讓獨居青年更多地參與社會的運作,無疑是一個亟待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