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區(qū)分真性情和低情商?這個世界里到處充斥著各種色狼——綠茶塔,圣母塔,女漢子,道德良知,因為密度過大的變種太多導致很多人不能呼吸,所以普羅大眾需要更多一些。
隨著群眾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們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人為自己豎起了真性情的FLAG。經過短暫的歡呼,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出了問題,突然感到困惑:為什么有些事情明明覺得自己情商低或者心眼不好,但是別人有了真性情,我就沒有信心生氣和譴責了?
事實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區(qū)分真實的氣質和低情商的壞心眼。假如一個人說話難聽,直接拆臺,不考慮我的感受,那他到底是真性情,還是情商低,還是上帝派來故意整我的壞人?我到底該不該發(fā)怒或反擊呢?假如因為我判斷錯誤,別人是真性情,我理解為情商低或心胸不好,那我就不會成為一個心胸狹窄的小人?可是如果不發(fā)泄不反擊,心里一口惡氣又憋的難受,這是要煎熬至死嗎?
最近因為娛樂圈的兩個名人,似乎突然對什么是真性情有了清晰的認識——所謂真性情,應該是有智慧而不是套路,有誠實的信心而不是因為自己的言行而阻礙別人。他們應該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懂得人性的黑暗,卻從中煉出一顆平和真實的心。以娛樂圈為例,我一直覺得高目前的狀態(tài)基本上是真性情。他敢說很多話,敢直言不諱,但他的話充滿了智慧、尊重和理解、理解和寬容。
那什么言行看起來像真性情,其實是情商低呢?就是看他的言行,即使不是惡意的,也不會給你心里添堵,不考慮后果和影響。以每個人每天刷機的朋友圈為例。很多人把它當成自己情感宣泄的平臺和渠道。這沒什么,因為會有這樣的情況,有些話,有些感覺,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出口,但不能說,所以我們選擇在這個平臺上表達我們的感受。如果一個女孩覺得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一個欺負她、欺騙她、為她挖洞、捅刀子的人,那么她在朋友圈里指名道姓地捅了一刀。也許你得到的結果只是暫時吐了一口惡氣,但你想要的共同敵人可能得不到,這也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
徹底暴露個人恩怨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也許什么時候你會種一個不知道誰挖的大坑;如果事情不完全清楚,只處于你認為的階段,你會選擇曝光,所有看到的人都會避開你,不管發(fā)生什么,生怕有一天你會咬出任何矛盾,恐怕以后很難敢和你交往,一起工作;如果你在怨恨情緒的驅使下傷害別人,問題會更嚴重。每個人的注意力都很容易從事件本身轉移到你的個人素質上,導致你義憤填膺地暴露一個壞人的臉,但每個人都對你的行為感到羞恥。
情商真的是需要在生活中不斷體驗和反思才能提高的東西。有些人真的沒有壞心眼,但是情商有問題,但是總是委屈:我是一個真正的人,不假裝,不婊子,不陰。為什么大家都不喜歡我?這屬于自我意識不清帶來的生活困惑。
最后一種人就是以“真性情”之名行害人之事了。比如魯迅先生講的故事:一個參與組織的人掌握了組織的重要秘密,但被捕后,他毫不費力地解釋了一切。面對組織的譴責,這個人義正詞嚴的說:“我是一個誠實的人,你們怎么可以讓說謊呢?”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真正的氣質都是給低情商和壞心眼帶來的。是時候我們不再誤會真性情了。其實一個真正真性情的人,是可愛的,清醒的,通達的。偏執(zhí),刻薄不是真性情,只能算是心態(tài)的扭曲,愚蠢和惡行更談不上真性情,該吃藥,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