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剩女相親記告訴你什么道理?相親,是當(dāng)今許多到了一定年齡的男女,在尋找到心儀的另一半的時候,遲遲不能下定決心,無奈之下選擇的一種解決婚姻大事的有效方法。
男人和女人都是帶著結(jié)婚的目的去相親的,最好的是能找到一個與自己特別匹配的人,無論是三觀還是家庭都般配,這樣的婚姻才能長久。真的遇不到也無關(guān)緊要,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人,就這樣過了一輩子,也是無可奈何之下的選擇。
但是,無論相親對象的目的是什么,都不能否認(rèn),走到相親這一步,就會證明對方在感情上是失敗的,或者是因為對自己的認(rèn)識錯誤,或者是對對方要求過高。
特別是有些女人,以某些不切實際的標(biāo)準(zhǔn)來擇偶,明明條件一般,但又妄想嫁給白馬王子一般的男人,有可能嗎?
其實,在相親的舞臺上,也不乏一些與男性有私欲的女性,她們只會看中自己的贏利部分,從不考慮自己是否配得上這些高標(biāo)準(zhǔn),結(jié)果每次相親都失敗,下面來看看這個大齡剩女相親記的相親故事吧!
鄭思美,是個體形嬌小嬌小的女子,從小到大追求她的人不計其數(shù),但她是不會輕易與人交往的。
她說,除非滿足了自己的擇偶標(biāo)準(zhǔn):要不要家里很有錢才能讓她這輩子吃喝玩樂不愁;要不要長相帥氣才能讓她吃香喝辣。
朋友們都勸她,找個結(jié)婚對象要趙腳踏實地,會生活的男人會傷人。但鄭思美從來沒有聽過朋友的勸告,一如既往地以自己的高標(biāo)準(zhǔn)去挑剔男人。
不過,鄭思美除了外貌好看,胸前沒有一點墨跡,能力一般,普通的公司職員,一個月拿到三四千元的薪水。
她的眼光太高了,她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富有和內(nèi)涵的男人身上,其實她覺得只有這樣的男人才配得上她,可是男人不傻,能看到像她這樣的女人嗎?
鄭思美覺得,以自己的外貌,總有符合她擇偶標(biāo)準(zhǔn)的男人向她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所以她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不符合她要求的男人根本不看她一眼。
潛力股已經(jīng)死得很慘了,鄭思美卻嘲笑他們癩蛤蟆要吃天鵝肉,她也不會跟著他們吃苦。
這兩個人被鄭思美毀得無地自容后,更加努力的工作,也找到了愿意和他一起奮斗的佳人,當(dāng)時鄭思美還說自己這是幫這些男人找到真愛,也算是美事一樁。
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鄭思美也從二十多歲的年輕氣盛,轉(zhuǎn)變?yōu)槿鄽q的初老,臉上慢慢長出了細(xì)紋。曾使她驕傲的她,覺得自己能為此飛上枝頭做鳳凰的美麗,也漸漸有了消失的跡象。
曾被她排斥的那些潛力股,如今個個都事業(yè)有成,美貌盡顯,而她仍是一個人。
開始焦急起來的鄭思美,怕好男人都被人選走了,她也不再擺架子等別人來追自己,而是選擇了主動出擊,當(dāng)然,擇偶標(biāo)準(zhǔn)并沒有隨著她的年齡而降低。
花了大筆錢,鄭思美開始出入各種高檔相親會所,連續(xù)相親20次后,她終于想通了,在一次聚會上,她對朋友感慨道:“男人不傻,他們很現(xiàn)實。
事實上,她的相親對象都很棒,她每個人都很滿意,可是別人卻看不上她。
最令鄭思美心動的,莫過于第20次相親的男嘉賓,那是一位海歸碩士,在外企工作,家里還是拆遷戶,相貌英俊舉手投足間都散發(fā)出成熟男人的優(yōu)雅。
鄭思美和他交換了微信后,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著自己的朋友圈,可朋友圈里說的話都是她看不懂的,她唯一能理解的,就是這個人平時穿名牌,吃大餐,生活中樂此不疲。
不過鄭思美對自己的美貌還是很有信心的,沒有做任何準(zhǔn)備,直接約了其他人出來。但是飯菜卻很糟糕,男人們對她說歷史政治她不感興趣,男人們問她將來的工作生活計劃她默不作聲,只有談到吃穿用度,鄭思美才能開口說話,她對所有的大牌都如數(shù)家珍,對所有男人們的大牌都評頭論足。
男士笑了,不說話,她想那男士是在表示對她感到滿意。
等飯后,那人問鄭思美:“我可以給你一個豐盛的生活,讓你衣食無憂,但是如果有一天我的事業(yè)受挫,你能為我做些什么?您的薪水能承受這樣的生活嗎?難道因為我沒有錢無法忍受痛苦,你就選擇離開我?
那時鄭思美沒有回答,回到家后,她想了很長時間,腦子里想著許多跟她交往的男人,都跟她說了差不多的話。
只有她明白,她想要的是一個能讓人心悅誠服的男人,而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是否能配得上這樣的男人。
她不喜歡讀書不喜歡工作不想自己奮斗,只是想通過美麗找個男人來養(yǎng)家糊口,這是門不當(dāng)戶不對,不能相配。
鄭思美發(fā)現(xiàn),她早就把自己物化為一種商品,和人討價還價,想找個有錢又閑的買主。
但是,男人并不傻,他們很現(xiàn)實,大多數(shù)男人在婚姻中需要的,是互相幫助的另一半,要么做個家庭主婦,要么就能在事業(yè)上與他共進退,而不是一只帶著手表的花瓶。
了解到這一點的鄭思美,終于放下了所有的架子,不再過多地要求對方必須滿足她的需要,最終與一個愛她多年,但條件一般的人共度良宵。
很多上年紀(jì)的剩女,都對未來的伴侶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審視過自己,在得到之后是否有能力把一切都保留下來。
很多女人,對自己沒有一個清醒的認(rèn)識,沉溺于那不現(xiàn)實的美夢中,一味地追求與自己完全不同的生活,從而錯過了可以共度一生的良人。
這個相親故事告訴我們,女性要明白,當(dāng)你向一個男人提出要求時,不要忘記他也會向你提出同樣的要求。比起“物化女性”,更可怕的是女人的“物化自我”,當(dāng)你把自己,把婚姻當(dāng)作一種商品,以換取你想要的利益時,你注定會成為一個被所有人厭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