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學家曾經(jīng)寫過,一段成熟可以稱之為真愛的愛情,必須經(jīng)歷四個階段,即共存、反依賴、懷疑和共生。改變所需的時間不一定,因人而易。那么你知道愛情的四個階段是什么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共存
共存期大概是戀愛期,歌詞寫得好:初戀越像火焰,最后越會被風熄滅。什么是愛情?戀愛期有多長?
有人說,男女之間有好感的時候會產(chǎn)生多巴胺,談戀愛的時候會分泌苯乙胺醇,而化學元素的反應(yīng)是有時間長的。多巴胺的有效反應(yīng)期為三個月,苯乙胺醇的有效反應(yīng)期為兩年,所以大家基本上都“客觀”地認為愛情的保質(zhì)期只有三到兩年。
換句話說,戀愛期總會過去。起初,我們拼命地粘著對方。我們迫不及待地想每分每秒都和對方在一起,但一旦這個保鮮期過去,我們就進入了第二階段。
2、反依賴
一方想多花點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另一方會覺得被冷落,總是因為一件小事去計較和批評。因此,在這個時候,夫妻之間應(yīng)該建立相互依賴的感覺。比如有些事情女生可以自己處理,只是想讓男生幫忙,和男生商量,讓男生做決定。
每次依賴都是把膠水蘸在自己身上,貼在對方身上。當然,雖然依賴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要太多。過度依賴會讓被依賴的一方身心疲憊。之后,他們應(yīng)該建立良好的包容和責任感。既然兩個人在一起了,就一定要為這段艱難的愛情負責人,而不是僅僅享受愛情,培養(yǎng)愛情。
3、懷疑
從談戀愛到相處,其實是圖中“自我”部分開始逐漸給“你”一部分的過程,是一個重新劃定界限的過程。在我們開始談戀愛之前,我們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向世界和他人索取。戀愛的時候,因為強烈的情感和情感快感,我們很大程度上放棄了“自我”,完全變成了以對方為中心的狀態(tài)。
當戀愛期結(jié)束時,我們開始意識到,如果我們想繼續(xù)以前的滿足和幸福,我們需要重新建立平衡,而不是繼續(xù)保持自我狀態(tài)。
所以在這種狀態(tài)下,我們很可能會和對方吵架,甚至懷疑對方,不信任對方,大大小小的矛盾,這就是所謂的磨合期。戀愛期過后,一定是磨合期的痛苦。如果不能度過磨合期,就很難結(jié)婚,因為兩個人都害怕婚后吵架的日子。
4、共生
兩個人從戀愛到婚姻的過度,是“你我共同體”對當下與世界和他人關(guān)系的影響,延伸到與世界和他人的未來關(guān)系的過程。因為婚姻會影響兩個人未來與世界、與他人相處的方式,生活的軌跡會因為婚姻而完全不同。本來每個人都有自己未來生活的計劃,包括在物質(zhì)和社會關(guān)系上設(shè)定那些目標。愛情的四個階段最后一個階段,一般是當我們開始考慮婚姻時,我們對這些目標進行一定的調(diào)整,以適應(yīng)和滿足你我共同體的整體需求。這時,新的相處方式形成了,你們成了最親密的人。你們互相支持,共同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活。你們不會互相牽絆,而是會互相成長。他(她)就像你的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