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一個人躲著你是什么原因?人們之間有一種很微妙的關系,叫做疏離。在感情中,一方渴望脫離一段感情,但卻不能接納新的感情;另一方渴望加強關系,在心態(tài)上不滿意已有的關系。今日分析前者的心理邏輯,既有意回避某人,又企圖擺脫關系,實際上就是對自我的懷疑。無法確定自己是否喜歡他,不確定是否恨他,不確定自己是否會受到影響等等。一位相信自己的人,總能很好地處理好每一段關系。心理學一個人躲著你,背后原因竟是這些!
一、懷疑你是否喜歡他。
在同居空間中的人,不免抬頭不見低頭。在個人不確定是否喜歡某個人時,逃避心理就會本能地產生。這種心理既復雜又矛盾,個人既怕對方喜歡自己,又怕對方討厭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個人不能總能擺正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只能暫時通過相互躲藏來應付尷尬的處境。當一個人意識到他或不喜歡他時,他就肯定不會讓一段關系處于模糊不清的狀態(tài)。
二、懷疑你是否討厭他。
心理學一個人躲著你是什么原因?這種關系很微妙,那就是你恨一個人,但仍然很樂意與對方相處。在一些認知、信仰、價值觀等方面,對周圍人有不同是正常的。因此,人際交往必然會產生分歧,但同時需要的滿足卻是現(xiàn)實。那就是,即使你憎恨某人,但有人能帶來價值(包括物質價值和心理價值),因此你不能完全地離開對方。處于這一狀況的個體,在不確定自己是否真想要他時,也會產生一種逃避行為。逃離的實質就是要避免確認關系,把這種關系暫時擱置在模糊的領域,不要否認或肯定。
三、對自己是否會受到影響感到懷疑。
內心深處憎恨某人,就會故意回避別人,這是因為不確定自己是否會受到對方的影響。自我肯定與否的人,很難完全受他人的影響,因為自己有明確的方向。一小部分人對自己缺乏信心,因為怕受壞人的影響,會故意隱藏自己內心厭惡的某些類型。實際上,如果你對自己的信仰、認知、價值觀、人生目標足夠自信,那就沒有必要擔心受別人的影響,相反,你會為別人帶來一種積極的影響。
四、不否認或肯定關系,是一種選擇逃避的心理。
心理學一個人躲著你是什么原因?人們本能地害怕選擇,這同樣使他們在一段關系中處于一種既沒有否認也沒有肯定的狀態(tài)。“選擇恐懼”是一種自我無知的心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害怕自己走錯了路,因此寧可放棄選擇也不做選擇。最為令人痛苦的,也是如此,既不否認有未證實的關系。感情的一方總是需要付出,但絕不會得到積極的回饋。一邊大力加強關系,一邊又把關系搞得模糊不清,時間越長越令人身心疲憊。
在依戀方式上,由于無法確定對方將按自己期望的方式對待自己,因此不確定是否和對方建立起一種關系。這一矛盾心理,造成了“左右互搏”現(xiàn)象,個體為避免陷入“左右互搏”,學會了放棄選擇的方式。如果放棄選擇,一段關系就會變得模糊不清,給人一種既不否認也不肯定的感覺。處于這樣一種模糊不清的關系之中,對對方來說是一個消耗。不管是精力還是體力都被消耗了,難以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