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戀人格的特征是什么?逃避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心理缺陷性疾病,它使患者的內心變得更加自卑.膽小,在日常生活中還比較害怕和他人交往,對正常生活和社交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建議當回避型人格障礙疾病出現(xiàn)時應積極治療,那么回避型依戀人格如何治愈?
一、回避型依戀人格的特征
1.回避。
人類幼時表現(xiàn)為膽小,容易驚恐,尤其容易緊張焦慮,比較敏感的害羞,有自卑的感覺,尤其害怕被人排擠或批評,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避免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
2.依賴。
依賴主要表現(xiàn)為特別缺乏獨立性,會覺得自己無能力,尤其無助,缺乏精力,因此很害怕被人拋棄,會把自己的需要依附于別人,因而也會出現(xiàn)過分服從別人的意愿。當親密關系結束時,會覺得特別無助,甚至會經(jīng)歷到毀滅。
二、回避型依戀人格如何治愈
1.精神療法。
心理治療中,回避型人格障礙應予以正確引導,使患者對自己充滿信心,在心理治療中要與病人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橋梁,要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另外,還要為病人多設置與他人交流的環(huán)境,要讓病人練習怎樣去與別人交談接觸,這樣才能讓病人慢慢地克服心理底線。此外,病人在遇到困難時,要積極地給自己暗示,要告訴自己一定可以,這樣才能讓病情更快地好轉。
2.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是回避型人格障礙的主要治療手段。不適用于所有患者的藥物治療,本療法僅適用于情緒不穩(wěn).焦慮.抑郁患者,難以自我控制。因此,患者應根據(jù)病情情況,選擇抗精神病.抗抑郁.抗焦慮藥物,對癥治療。用藥時一定要嚴格按照醫(yī)囑用藥,才能達到較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