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傳統(tǒng)上,一直都是婆婆幫忙帶孫子輩的,但就正因為這個,導(dǎo)致了很多家庭由于孩子的問題產(chǎn)生了很多沖突和矛盾,這也是婆媳關(guān)系中的一個難點。有一個說法是“聰明的女人不讓婆婆看孩子”,至于為什么聰明的女人不讓婆婆看孩子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
1. 婆媳矛盾加劇
婆媳關(guān)系眾所周知是一個世紀難題,很多女人在結(jié)婚前都很懼怕遇到不好的婆婆,很多媽媽也怕遇上一個難纏的兒媳,重要的是,她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都是同一個,所以,就會出現(xiàn)很多的羈絆和爭風(fēng)吃醋。
所以,如果想要婆媳的關(guān)系不要更加惡化,聰明的女人就一定不會讓婆婆看孩子的。因為雙方的育兒觀念都不一樣,在孩子的成長教育方面一定會出現(xiàn)很多分歧的。例如,孩子發(fā)燒,婆婆總是說捂出一身汗就好了,但是兒媳就認為這種方法不科學(xué),然后婆媳兩人因為這些問題爭執(zhí)不下,自然矛盾就越積越多了。因此,聰明的女人為了避免婆媳關(guān)系的惡化都會選擇自己一個人帶娃。
2. 孩子與自己的關(guān)系疏遠
女人有了孩子以后,生活重心全部都轉(zhuǎn)移到孩子的身上了,時時刻刻心里掛念著自己的孩子,自然也希望孩子對待自己的感情是與自己一樣的。但是,如果讓婆婆來看孩子的話,那么自然婆婆和孩子的相處時間更長,而且在孩子是成長時期里,誰陪伴孩子最久最親密,孩子就跟誰最親密的。試問下,哪個女人會甘心自己十月懷胎如若珍寶的孩子不跟自己最親近呢?多多少少都是心里有所不滿的吧。所以,聰明的女人會為了讓孩子與自己更加親密而選擇不讓婆婆幫忙看孩子,因為就是想要獨享孩子對自己的愛,這就好像婆婆不滿兒子跟媳婦最親那樣。
3. 會把孩子寵壞
隔代親,本質(zhì)上或者說更多的是老對小的情感依戀。隨著變老,智力和心理會童稚化,和最下一代有更多的接近性;對兒女的控制力減弱,共同語言也減少,對晚輩愛的表達在孫子輩身上較易實現(xiàn),所謂含飴弄孫是也;孫子輩在得到爺爺奶奶的后,對爺爺奶奶的親昵,會安撫爺爺奶奶的寂寞。也就因為這樣情感因素使得有些老人對孩子的寵愛沒有任何的限制和原則,就像是孩子只要一哭,老人都會想辦法滿足孩子的需求,這就很容易形成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懂感恩的性格。所以,聰明的女人會考慮到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影響,一般都是寧愿自己辛苦點,也不會讓婆婆幫忙看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