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話一點都不假,這句話告訴我們,說話要經(jīng)過思考,但經(jīng)過思考,就不會傷人。若口不擇言,一句無心的話也會讓人傷透心。
今天早上,住在附近的一群女人相約來到廣場晨練。每個人都在跳舞,邊海闊天空地聊天。氣氛很和諧,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快樂的笑容。
聊著聊著,大家自然而然談及家事。這時,50歲左右的劉阿姨開始吐槽丈夫的弟媳。因為她丈夫的弟弟幾年前死于癌癥,兩個孩子正在上高中,所以她的父母和她住在一起。她的言語中盡是嫌棄弟媳不盡贍養(yǎng)的義務(wù)。
"你們看,但凡不孝敬老人的兒媳婦,老天爺都不會放過她,讓她年紀(jì)輕輕就守寡。"
劉阿姨的話剛落,旁邊年長的阿姨臉色立刻變了。雖然她才六十出頭,但喪夫近十年。但是她是個好媳婦,丈夫去世后,用柔弱的肩膀挑起整個家庭,不僅供孩子上學(xué),還贍養(yǎng)著年邁的婆婆。
"怎么能說守寡就是遭報應(yīng)呢?"黃姑婆想到她守寡十?dāng)?shù),有苦難言,一直努力做好兒媳和好母親,其中的苦澀只有自己清楚。就這樣,當(dāng)劉阿姨說弟媳守寡是報應(yīng)時,她忍不住回應(yīng)道。
"老天爺當(dāng)然也長眼睛,它只會讓那些沒有良心的人守寡。"
或許黃阿姨覺得她獨自贍養(yǎng)老人太憋屈了,她還在自顧自地說著。
這時候,黃阿姨生氣了。她立刻回?fù)舻溃夷昙o(jì)輕輕就守寡了。但我不承認(rèn)我是一個沒有良心的人。我不相信你會問我90歲的婆婆這些年我是怎么對待她的。
聽了黃阿姨的話,劉阿姨急忙解釋說,她的話只針對她的嫂子,沒有說別人。解釋說玩還沒放棄,然后又沒完沒了地翻了弟媳的舊賬。旁邊的人面相窺,她完全沒有注意到。
本來黃阿姨對劉阿姨沒有任何成見,平時都能正常交流的。但現(xiàn)在她被這些無意的話傷害了,覺得她太沒有愛了,她突然想遠(yuǎn)離這樣的人。
說實話,對于每一個女人來說,丈夫半途而廢是一種無法觸及的痛苦。作為別人,怎么能說這樣的女人被報應(yīng)了?這純粹是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
因為要自己贍養(yǎng)公公婆婆,劉阿姨竟然把弟媳當(dāng)成惡媳婦。為什么她不能表現(xiàn)出一些同情,同情她的嫂子并不容易?
一個農(nóng)村女人,靠耕田種地供兩個孩子上學(xué)已經(jīng)很艱難了。想到親情,劉阿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一幫弟媳也不為過。但是過著富裕的生活,她還傷害弟媳。她這針對弟媳的話,還傷及黃阿姨,讓她在這炎炎夏日里透心涼。
由此可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多說暖心的話,盡量不要說冷心的話。畢竟,看似無意的話語也能揭示我們的修養(yǎng)。
很多時候,吃虧是福。很多事情,表面上看你好像吃虧了,別人卻能通過你吃虧的表現(xiàn)看到你內(nèi)心的善良。也真是這份深入骨髓的善良,讓你口出暖言,溫暖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