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寄托是什么意思?其實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為增進相互聯(lián)系以加強社會融合,并使社會變得豐富多彩,不管是運動、閑聊還是類似的事情,只要是社會性的,我們都可以納入其中,也就是說,被寄予厚望的對象是多樣化的。
心理上的空虛是指能夠找到令人愉快并填補空虛的活動或事物。每個人都需要它,只是不需要說明而已。除一般應完成的社會性活動外,一些課余活動興趣愛好等等,都屬于這一類,我們稱之為“寄托”。
心事做完了一定要調(diào)整身心,而調(diào)整身心的方法就是找一些能使心事變得愉快的東西或者運動等等,這樣的東西是自己力所能及的,或是雖無法達到,但自身感覺好就可以了。我們可以把這種事物稱為寄托對象。
其他資料:
生理性的生存沒有精神活動,就像植物和草履蟲一樣。因此,生活二字只能指身體。而我,就是那個質(zhì)疑意義的人,并不僅僅是肉體,而是人們常說的“靈魂”。但是平時說起話來誰都不費勁,一個“我”字就可以概括——我不快樂,就是精神上的我;我發(fā)燒,就是肉體上的我;我想自殺,就是精神上的我要殺死肉體上的我?!拔摇弊值耐ㄋ仔?,常常使人忽略上面不同的意思,即人的不同之處。
所以,精神寄托是什么意思,其實真的很好理解,人人都需要精神寄托,看對象是誰!